奶牛性別決定的影響因素
發布時間:2020-07-26 08:09:00 瀏覽次數:
奶牛是典型的XY性別決定模式,與人類和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,研究報告也很多,甚至有很多研究結論完全相反。
究其原因有兩點:
無論任何一篇研究其數據量最大也僅有十萬條級別,甚至沒有一支凍精中的有效精子數多,在數以億計的精子數量面前,很多小概率事件都有可能發生。
另外一方面原因在于整個繁殖和受精過程中,參與的激素多達百種,體內各器官都會被動員且互相牽連,變量數量大且不可控,很多實驗都沒辦法完全做靜態對比實驗,因此得出結論時各篇研究的條件都不相同,所以結論不同也毫不稀奇。
本文將對這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做一個簡單的整理,既有已被證實的也有有待進一步研究的,期望能稍微解釋一下奶牛的性別決定問題。
總結一下,X精子優勢是對子宮酸性環境抵抗力強,授精壽命長(72h),劣勢是游動速度偏慢;Y精子則相反,授精壽命短(36h)但游速快。
卵子排出后也是有壽命的,糖蛋白合成加速和透明帶逐漸失活的過程可以理解為熟化,一般卵子的平均壽命是48h,在18—22h左右活性最高,受孕概率最大,之后逐漸失去受孕能力。
第二條輸精時間對性別的影響體現在配種時間越晚,受胎率降低的同時公犢比例明顯升高。
推測的原因是不同階段的卵子對XY精子結合性有差異,越晚期,產公犢比例越高,甚至可以超出2~3倍。當然,母牛發情和排卵時間也是因牛而異,即使排卵后成熟時間也不盡相同。
子宮PH影響進入子宮的精子存活時間,酸性越強精子存活的時間越短,此時X精子抵抗力強的優勢能夠凸顯出來,相應母犢率有所提升。
正在研究中和未獲得公認的推斷
1. 夏季或溫暖季節配種產下公犢概率更大。
這一條被諸多研究所共同證實,記錄數量也巨大,但是具體機制仍然未知,不同的研究結果增加的公犢比例在3~17%之間。
另外新西蘭的一份國家統計數據顯示蒸發量大的時期,奶牛生產公犢的比例明顯增加。
2. 母牛的激素水平,尤其是睪酮水平能夠增加公犢比例,雌激素未有明顯影響,可能的原因是睪酮水平會影響排卵時間并且推遲卵子熟化過程。